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园所动态>>教研速递>>文章内容
青龙幼:深度教研,助推课程开展
发布时间:2020-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经过漫长而又愉快的暑假,孩子们长大了,已经成为幼儿园中班的哥哥、姐姐了。他们对中班生活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进入中班之后,孩子们会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本题中,我们将引导孩子多角度的寻找自己和同伴的变化,在参与班级环境创设、为他人服务、与同伴共同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中班小朋友的成长和喜悦。

前审议,关注目标,达成共识

主题开展前,我们了解幼儿前期经验,主要围绕课程目标与实施途径开展审议,年级与班级审议同时进行,确保审议的有效性。

1. 梳理,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活动开始前,年级组长带领组员分两步梳理课程目标。第一步,检验目标是否全面、均衡。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目标逐条对接、匹配。第二步,根据主题特征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对缺失目标、超载目标进行补充调整。

2.分解,实现课程目标的适宜性

审议时,组员将目标分解成若干条,分别对接大家认为最合适的课程实施环节:如区域活动、一日渗透、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等等,确保每一条课程目标都有具体实现的课程途径。

3.细化,寻找课程目标的具体途径

通过审议,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途径进行了对接,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细化拓展,从每一条目标目标,每一个实施环节思考,利用课程资源、课程环境的规则等细节问题保证课程目标的落实。

中审议,关注问题,及时调整

“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除了心中装有主题的预设外,等多地应追随幼儿的兴趣。在中审议中,教师需要用发展性的眼光去审议,做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内容转移或者整合,能根据幼儿在主题中的真正需要与兴趣,生产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日渗透中的问题研讨

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主要围绕课程实施中产生问题的审议,这一阶段课程审议主要发生在班级之中,教师在实施课程中随时发现问题,与班级老师或者保育员进行商议。(中一班3位教师针对问题的审议)

莫老师:课程审议中提到的“请幼儿轮流介绍自己快乐的暑假生活,和大家分享暑期趣事。”和“鼓励孩子和伙伴比身高,感受自己在身高上的变化。”这个内容如何物化啊?我觉得我们班孩子不是特别喜欢说一说么。

吴老师:物化就是把这个内容具体化,比如“快乐暑假”,孩子们经过了这个漫长的假期,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把他们的内容画下来,绘画下来的内容不就物化了么。

莫老师:对的,我们还可以制作成册,就是“快乐暑假”,放在美工区里面,孩子们翻阅的兴趣度会不会高一点?

徐老师:那个肯定会高兴的,自己的东西肯定乐于分享的,这样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吴老师:测量身高我也觉得可以放进区域里面,我们可以制作升高测量的图片,网上不是有的么,我们放进教室里,让孩子量一量,感受身高的同时也是对数和测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区域调研活动后的研讨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问题带到年级组,借助年级组教师的力量一起解决。

钱老师:中班上学期孩子需要认识哪些图形?操作板是什么样子的?另外这样的游戏对于孩子认识图形的价值大吗?

张老师:小班幼儿就应该认识基本图形了,中班的幼儿图形难度可以加大,比如半圆形等,同时我记得中班还有一个对称的概念的,是不是也可以增加进区域中?

盛老师:我觉得中班孩子还是需要认识图形的。因为上学期疫情原因,很对孩子在家也没有机会好好认识图形,其实这方面的能力和小班差不多。

周老师:我也觉得需要的,我们班孩子对于图形方面的认识也不是很好,我觉得可以放进去,让孩子巩固对于图形的认识。

钱老师:对于第一个内容大家都觉得不需要调整是吗?那老师是否了解过这样的游戏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是否有难度?如何巧妙设计材料体现层次性呢?从文字的表述上,我想象不出孩子可以怎么玩既然是规则,是否需要和孩子共同商量交通棋谱上的规则,并以图片的形式记录?

张老师:刚进入中班,孩子的能力水平或许会有所提升,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观察一下,区域内容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随时调整的。

正是因为大家的各抒己见,课程实施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审议,立足发展,注重沉淀

主题结束后,年级组以分享交流的方式请各班呈现各自主题实施过程中的轨迹。

衡量一次活动是否真的有效,不应该只看好玩有趣,而应基于发展目标进行判断。通过主题前后的审议,教师更加专业,明智,幼儿更加灵动、愉悦,活动更加清晰多元,课程更加适宜有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