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园所动态>>教研速递>>文章内容
青龙幼:把握核心经验,让活动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0-11-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IMG_4802(20201119-104411).JPG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1119日上午,青幼学习共同体围绕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语言领域听、说、读、前书写能力的发展,在张永英教授的指导下,开启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

结合观察思考活动效果

活动开始,主持人刘艳副园长抛出问题:班级里哪些活动、创设的怎样的环境支持幼儿语言发展;这些活动、环境对应了指南领域的哪条目标。带着问题,张永英教授和老师们深入每个班、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特点进行观察,发现亮点。小二班、大四班的老师就本班的情况进行简单的交流。小二班围绕“听”分享本班经验,通过教师伴读、视听阅读、好书推荐的评选讨论、户外的听说游戏来提高幼儿的阅读与倾听能力。大四班则围绕听、说、读、前书写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班级在创设环境时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绘本推荐、CD试听站等有效的环境创设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分享碰撞思维火花

老师们根据自己所带幼儿年龄分为小、中、大三组,分别针对“听”、“读”、“前书写”进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班的老师认为幼儿的“听”是通过经验和活动两个方面来培养,如孩子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户外的听说游戏、室内的区域分享、家园配合等等。中班就“阅读的呈现方式”和“怎么阅读”两方面展开研讨,如教室的区域计划、区域规则、标识,再如角色游戏里的购物清单、音乐活动里的节奏谱、科学活动里的操作步骤图,都是需要幼儿去阅读理解的,首先要有东西读,读完才能表达表述。大班研讨的“前书写”从激发兴趣、有意使用、喜欢书写、擅于运用四大方面展开,如营造大阅读环境、互动、情境,再如幼儿利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等等。

借助策略,凝练教学智慧

研讨结束后,刘艳副园长针对老师们的研讨结果进行了梳理,刘老师指出:教师应该回归《指南》,结合《指南》中提到的小、中、大不同年龄特点有意识的激发幼儿的听、说、读、写,结合大阅读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同时刘老师还强调在一日活动中创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要关注语言学习的完整性,让幼儿获得完整语言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突显语言学习中的主动性、自然性和创造性。

专家引领,探寻教育本真

最后,张永英教授从回归生活、关注适宜性、教师语言领域的示范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在培养幼儿“听”“说”“读”“前书写”的能力时,首先要让幼儿意识到这是用来交流的,明白它们的意义。回归生活,为“用”而去“学”,获得更真实的意义。同时,还要关注适宜性,如同样是签到墙,小、中、大三个年级如何体现适宜性,都是需要考虑的。最后,要考虑教师在语言领域的示范作用,反思自己的这些能力是否有质量,学龄前儿童更多是习得,通过成人的示范、生活,潜移默化地学习的,最重要的是还要保护好幼儿的动机和热情。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张永英教授给了我们正确先进的思想引导,我们应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不断践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念,再用理念继续指导我们的行为,相信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相信在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能越来越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