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的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践行《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学创设环境的能力,12月15日,张永英教授莅临青龙中心幼儿园,带领青幼学习共同体展开了实践与分享。
交流观察 近距离交流学习
为更好地交流学习、实践反思,张教授带领老师们现场观摩学习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各区域中的游戏状态。小班幼儿能在陪伴式阅读中做到大胆表达、认真倾听,感受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联系;在自主选择的区域中,主动选择材料,在班级主题绘本的引导下,自主开展相关的游戏以及制作美工作品。中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随时拿纸笔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或在自己的心情日记上记录,通过写写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记录中不断发展自身的前书写能力。大班的幼儿跟随季节的变化,在生活区织起了围巾、制作抱枕,美工区用超轻黏土制作了火锅、依托绘本进行自由创作画。
分享交流 关注儿童本位
阅读是孩子对未知世界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图书区角的阅读环境作为承载幼儿阅读与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创设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阅读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对此,小、中、大班的三位老师就图书区的实践改造进行了交流分享。大班的郭其杭老师介绍本班在改造图书区时,遵循幼儿意见的同时从区域位置、环境上进行思考,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延长阅读时间。中班的盛世君老师就如何用前书写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进行分享,如在区域展开自制绘本、自我推荐、手偶剧场等活动,并前书写的经验延伸到其他区域中。小班的焦月涵老师在图书区改造中,通过观察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到改善的方法和策略,并添加标记卡片来引导幼儿对应标记收拾图书区的图书,并将这种规则隐藏在区域环境中的方法,举一反三,从一个区域入手,拓宽到其他区域。
专家引领 凝练环创关键经验
分享结束后,张永英教授对现场观摩以及老师们的交流分享进行指导与引领。首先,张教授对分享交流的三位老师以及观摩班级中环境创设的前沿思想,作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肯定。肯定了教师们切实的践行了行动研究精神,都能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关注到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再去分析、反思、解决问题,体现了真研究、真关注、真体验;肯定了教师们在环境创设时,能够落实儿童本位的理念,在有依据的观察之后,行分析思考才投放材料,在游戏中,适宜的关注幼儿并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支持;肯定了教师们为了支持幼儿的更好发展,构建了更大范围的一个共同体,能够合理的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的发展以及班级的发展寻到多方面的支撑和支持。
张教授对今天的所听所看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她指出在今后的各区域的创设中,首先教师要关注儿童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有发展连续体的意识。其次是教师投放的材料不能成为摆设,教师要对投放的材料进行关注和调整,尤其是探索类的材料,教师要对材料进行控制并亲自体验操作过。最后,张教授依旧指出要关注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在生活中幼儿是离不开阅读书写的,但老师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去替代幼儿的经验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要重视探究、交流、协商、合作的过程,而不是追求结果。
通过本次学习共同体活动,相信老师们都能在张教授的正确引领下,可以有所思,有所动,有所变,将更合理的教育期望,贯穿在各个区域里面,共同构建一个更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