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第一轮圆月已悄然升起,元宵节,一个诗情又画意的节日。红红的灯笼,在幸福中摇曳;俏丽的花灯,在美好中闪烁;团圆的月亮,在夜空中委婉;软糯的汤圆,在甜蜜中发酵。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元宵节浓浓的节日气氛,感受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习俗,我园开展了福虎新春“闹”元宵的系列活动。
元宵佳节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佳节习俗
品元宵:元宵节吃汤圆,是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它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在元宵节一家人吃上“元宵”,就代表了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闹花灯: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舞狮子:又称“太平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
踩高跷: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到了元宵节这天会在街上游走表演。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热闹的节日气氛吧!
童制花灯扮元宵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智慧的青幼萌娃们行动起来,用灵巧的双手,制作了美丽精致,风格迥异的花灯,营造出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随着冬奥会的举办, 手工“冰墩墩”花灯和雪容融的小花灯格外抢眼。快来比比谁制作的花灯最奇特、最亮闪眼吧。大红灯笼高高挂,映出萌娃笑脸庞。瞧,孩子们欣赏着自己制作的灯笼被高高挂起,个个心里美滋滋的。
童猜灯谜庆元宵
虎跃龙腾闹元宵,欢乐团聚猜灯谜。孩子们准备了小礼物和一个个灯谜等待朋友们的机智解答,答对灯谜还有小玩具送给你哦。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感受同伴间猜灯谜的无限乐趣。
童搓汤圆品元宵
元宵胖圆圆,吃着嘴甜甜,人间团圆圆。我们一起挽起袖子,搓一搓,揉一揉,来做糯叽叽的元宵吧!小朋友们用糯米粉团搓元宵,感受劳动的快乐。汤圆味美香喷喷,青幼娃祝您佳节福满身,万事如意永开心。
童唱儿歌乐元宵
听,孩子们用一首首关于元宵节的歌谣和手势舞,为老师们和小朋友们送上了元宵节的专属祝福。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童声郎朗,整齐划一的手指游戏,再一次见证了孩子们的快乐瞬间,充分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
童心巧手绘元宵
孩子们通过揉一揉、捏一捏、团一团、画一画等方式,做出了一幅幅可爱的元宵手工。看,元宵手工画栩栩如生,盘子里的手工汤圆可爱萌动,孩子们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都藏在作品里,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佳节里,教师与孩子们在多元的活动中感受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也充分让孩子们去体验、去感受、去动脑、去表达,在活动中收获快乐,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新的一年,青龙中心幼儿园祝大朋友小朋友们月圆人圆、好事连连、事事圆满,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