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环境中普通幼儿与自闭症幼儿的互动研究
——第三次阅读心得反思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空间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我们从教学课堂空间、游戏活动空间、以及户外空间三方面进行了观察,明显感觉到他们彼此之间更愿意进行交流,与此同时,户外活动空间的交流占总交流的比重也显著高于其它空间活动,由此可知,在没有教师的自由空间状态下交流,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更愿意进行交流,而且能够在融洽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普通幼儿与自闭症幼儿的交流引导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交往方式对于交流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交往方式实际上则是一种交往艺术,自闭症幼儿和普通幼儿之间的交往方式,更多采用的是非言语性的交往。在不断的观察研究中发现,肢体交往占据交往方式的80%左右,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交往方式,对于自闭症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大多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很多孩子无言语表达能力,因此,很难与他人进行言语上的交流。普通儿童正处于开口学话的关键时期,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的沟通明显减少了,这实际上是二者之间由于自闭症儿童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回应有密切关系。
对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内容,实际上更多的是关于他们对玩具、游戏等方面的主题。可以说在日常的交往中,幼儿间的交往呈现出多方面、多角度的特点,其中占据交流内容比例最高的则是游戏,在幼儿时期,他们还没有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意识还多停留于外在物质的表象层面,在游戏这一普遍爱好下,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之间能够拥有更多的交流话题。伴随着后期的细致观察,发现幼儿之间互相帮助现象,出现明显提升,在这种融合环境下,幼儿之间彼此沟通行为也明显增加,幼儿的一些社会性互动行为也得到显著的发展。
幼儿时期的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沟通,具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在不断的观察中,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沟通契机,去帮助幼儿建立沟通自信,实现沟通的无障碍。最终,帮助他们实现健康成长,更好进入高阶学习,尽早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