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特殊需求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案例研究>>中期材料>>读书心得>>文章内容
12月阅读心得 陈涛
发布时间:2023-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真正的融合教育

——第六次阅读心得反思

随班融合不是随班同学,不以学习多少知识为目标导向。不只是提供一个普通环境期望孩子可以自然学习,而是在考虑自闭症儿童能力及限制下,配备特教老师随班辅导,协助自闭症儿童参与普通教育的各个环节,真正达到无缝融合的真正目的。

融合也是一种社会性干预康复的形式,属于一种社会场景干预治疗,主要在于修复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缺损,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

1.形式上的融合

这是指减少自闭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的距离,在空间上并不隔离,每个教学班可安排2—3名自闭症儿童,参与一日生活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随班就读式融合。

2.功能上的融合

缩减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功能上的差距,帮助自闭症儿童真正参与到幼儿园一日流程中去,在开展活动中能够共同使用设备,如音乐、艺术、体育活动等,能够理解并接受幼儿园一日常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与团体活动。

3.交往上的融合

鼓励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联系,提供尽可能多的交往机会,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沟通技巧,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同伴友谊与集体归属感,使其真正融入集体,发挥同伴间的教育影响与引导作用。

4.社会上的融合

这是指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和关注,使自闭症儿童广泛的了解社会,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全面的参与有意义不断发展的活动。

随班融合也是一种社会性干预康复的形式,属于一种社会场景干预治疗,主要在于修复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缺损,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

教师在融合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知识、能力、准备度,以及持续地支援是影响融合教育成败的关键。融合教育需要普通教师的了解与支持,而当教师们对融合教育的专业认知度足够时,方能减少在摸索期的挫折感;当地方教育机关能整合相关资源,落实巡回辅导与提供适时协助的时候,融合教育政策才能顺利推展与落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