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特殊需求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案例研究>>中期材料>>读书心得>>文章内容
12月阅读反思 高小芬
发布时间:2023-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策略

——第三次阅读心得反思

一、走进自然,让爱更广一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

特殊教育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中、教室里,更要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因

此在开展特殊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入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季节变化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入大自然,在观察、体验

中感悟自然的魅力。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春暖花开的季节能够让他们感悟鸟语花

香,看着万物复苏的景象,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极为有利。到了夏天,教师带

领孩子们来到自然之中,在绿荫下感受夏天的魅力,在田野中进行幼儿教学活动,

感受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到了秋天,教师也可以引领幼儿踏入田野,尝一

尝秋天的果实,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

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导致类型封闭,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自

然界中有所感悟的同时,融入集体之中,逐渐打开封闭的内心,茁壮成长。

二、在教育的点滴中进行关怀

对于一个特殊学生在普通班里学习,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感受到

理解、尊重、关爱,而且由于一些特殊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可以选取上课

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身旁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讲台前,这样教师能够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能够及时提醒他。

而且上课期间能多点与他有眼神的交流,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

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三、改变教学方式,采用针对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特殊儿童因为学习的重要性被忽略了,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就

“坐”了。所以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意义,在教好多数学生

的同时,也要尽力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所以要根据特殊儿童的个案情况来调

整教学策略。如我在备课时,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要贴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之余,也要给特殊教育的学生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目标,对具体的知识性要求做简

化。能够让他们跟随课堂的节奏,并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多给这些孩子展现的机

会。如我在上阅读课时,让同学分角色朗读,我就会安排对白很简单的角色“鼹

鼠先生”给特殊学生扮演,不论是刺猬太太、还是狐狸太太问鼹鼠先生,他的回

答都是“我不知道”,所以他很容易就完成了任务,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教学方

法也要充分考虑随读书的接受能力,既要跟普通生的统一,又要有恰当的区别,

:普通生分组讨论的时候,执教老师可以组一个“师生小组”。执教教师与随

读生都作为其中的一员来参与讨论,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亲和,也可以

巧妙地帮助了随读生来参与、讨论,并给予评价,培养其自信心。课上积极发现

他的点滴进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或给他一颗小星星。由于对他及时进

行奖励,让他感到了愉快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有所期盼,尽量克制自己,期

望得到我的表扬。

四、环境互动,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在融合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于特殊儿童的关注。对于特殊儿

童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幼儿圆开展特殊教育的时候,教

师不能够因为自己观点和幼儿不同就急于纠正,而是需要去理解他们的想法,与

特殊儿童的思维同步,从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教育他们。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民俗资源室、生活资源室、沙画资

源室”等专用训练室来满足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

好这些教学资源,让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一起走进专用训练室来开展游戏。这样既能减少特殊儿童的心理负担,也能消除差异化,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到集体

生活中,也能更好地保障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

五、园本课程,让儿童在沙艺的海洋中驰骋

在融合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结合园本课程进行培养。其中,沙游

疗法广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专业人士的喜爱。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水、玩沙是天

性,很少有学生会不喜欢。把握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利用沙游玩法开展融合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可以尽情玩沙的场所,让孩子们可以进入里面自由玩沙。在他们玩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观察,及时通过幼儿的行

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疏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在

孩子们做沙雕、画沙画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一些材料,让孩子能能够尽情融入到游

戏过程中,遗忘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之间的区别,从而促进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

到集体生活之中。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要结合不同儿童在不同年龄阶

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比如,小班儿童身体发育不全面,这个时候教

师就可以以讲故事为主,在幼儿进行沙游的过程中多进行辅助,让他们发挥团体

的力量和创造力,共同完成作品。中班的儿童就可以鼓励他们多动手,在动手中

也要学会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促进能力的提升。大班儿童身体素质提升,大脑

也更加活跃,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特殊儿童和普

通儿童的合作,从而让融合教育更好地开展。

六、通过游戏让特殊儿童实现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特殊儿童的情感大多十分淡漠,他们很少能够和他人实现眼神形式的交流。

同时,特殊儿童的面部表情大多十分呆滞,并不能流露出丰富的情感。很多特殊

儿童在生气的状态下会打人甚至咬人,但是他们的面部并不会表现出生气的表情。而且特殊儿童也并不会与其他人正常相处,甚至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亲密接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并不会出现情感互动。但是特殊儿童却也会像其他儿童一样对游戏感兴趣。因为游戏本身就是所有儿童的天性所在,所以在进行特殊儿童的教育中,教师借助于有趣的游戏来吸引特殊儿童的注意,使其更容易接受这种教育与治疗模式。在通过该方式进行情绪干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形式的体育游戏设计来给特殊儿童创造出一个舒适、自由且足够安全的游戏环境,使其能够感知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并实现内心情感的自由宣泄。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购物小游戏,由自己或其他学生扮演商家,让特殊儿童扮演消费者,在其过程中及时告诉学生该怎么和他人交流,若学生有较为偏激或不恰当的话,教师则应温柔的予以指出,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渐渐学会和他人沟通的一些基础话语,也能改变其语言和行为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