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特殊需求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案例研究>>中期材料>>读书心得>>文章内容
5月阅读心得 高小芬
发布时间:2023-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第一次阅读心得反思

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紫云分园  高小芬

    阅读了《学前融合教育中IEP实践模------公立幼儿园的融合教育个案研究》 一文,对于融合教育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随着学前教育阶段关于融合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无论是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高校等各个参与主体所希望的就是能拥有一份适合中国学前儿童的融合教育课程。有课程就必有以下几部分。

一、设立课程目标

目标应该是有层次性的,每个儿童的实际能力水平不同,可达到的水平也会存在差异。因而要制定层次多样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实际考虑制定了多样化的目标,但这是为了让所有儿童都有所进步,为了帮助他们更好达到最终目标。教师不可以因此而降低对儿童的期望值。此外,目标也要具有连续性,应该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二、构建课程内容

学前融合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很丰富的、涵盖面较广的且有弹性的,它既

包括符合所有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共同课程,也包括针对幼儿的差异性而设计的个别化的内容。特别是特殊儿童,他们需要学习更多关于适应社会、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三、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交替运用合作教学与多层次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等教学方式。对于某些非常特殊的儿童,有时要为其制定个别化的教育方案。因为学前融合教育的课程教育对象较为复杂,儿童本身自制力相对薄弱且好动,教师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维持班级纪律中,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此,班级人数不宜太多,班级也不一定要以年龄作为依据编排,可以打破传统习惯,按照其他方面的特征,比如某方面的能力进行编班分组。

四、设置教学环境

要充分重视创造良好的、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安全的、舒适的心理环境。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身体不便和行动的需要,在幼儿园中设置相应的无障碍设施,比如,教室安排在一楼,专门的无障碍厕所,允许轮椅通行的斜坡和宽敞的空间等等。同时,教师要教导正常儿童尊重特殊幼儿并尽力提供帮助,教师和家长要起到尊重他人的表率,在园内形成温馨和谐的氛围,使全体幼儿对幼儿园都有归属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