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中的家园沟通
——第一次阅读心得反思
融合教育工作实践,提出家园合作的策略,以期解决家园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融合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质量,为实施特需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创造有利条件。
一、了解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整体特征和需求
做好幼儿园融合教育的重要前提是合作。在这里,家园合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家庭成员及其他相关专业人 员通过多维互动解决特需儿童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家园合作发挥了各方的优势和特长,是融合教育实践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幼儿园在与特需儿童家庭合作前,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及其个性化的需要, 要了解这些有特需幼儿家庭的组成,家庭组成人员在健康状况方面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 组成人员间相互的关系,甚至了解这些家庭的民族特征等 。通 过观察、约谈等多种方式,了解特需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和 其所在家庭的整体情况,才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可行的家园合作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园互助合作体系 。在进行个别化教育之前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必要的干预方案,充分利用家庭 教育资源,是满足家庭的真实需要的前提 。从而可以使我们通过家园合作,真正帮助这样的家庭接纳特需幼儿,从而可以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详细的康复训练及其培训方案,最终促 进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以尊重和信赖为基础,明确双方共同的目标和分工
在合作实践中,我们把提高特需幼儿获得成功的机会,促进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高特需儿童所在家庭的生活质量,作为我们的共同目标 。老师每周对特需幼儿的观察和个别化指导,并通过与家长面谈、电访等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反馈。家园合作形成较为统一的教育计划,明确双方的分工,使家长意识到自己不能只关心孩子的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在孩子的人格 培养、习惯养成、道德品质的形成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共同促进特需幼儿的发展 。而幼儿园在教育特需儿童方面具有更专业的教师,以及相关的康复训练器械,因此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可以真正实现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三、掌握沟通策略,用专业能力指导家庭开展个别训练
帮助这些家庭增强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指导特需幼儿的技能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家长会、电话联 系、晨送晚接活动、家访等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尝试建立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册等方式,来增添家园沟通的渠道,目的是通过幼 儿园与家长见面,以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 。以约谈举例,为了更好地满足特需幼儿家庭科学育儿的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与家长的约谈沟通技巧是关键,通过研讨,梳理了一 些与家长约谈的建议,如: 约谈的原则是什么? 可以约谈的内容有哪些? 要了解家长对幼儿的品质培养、期望值、养育态度等等。在此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家园合作方式及评价,进而 帮助幼儿在沟通表达、情绪管理、生活自理、认知学习等方面, 能力不断提升 。每一个特需幼儿的出现都会给其家庭带来多 方面的影响,这些家庭中的成员在适应和接纳特需幼儿时都需 要一个过程 。幼儿园方面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家庭组成人员分别处在哪个适应阶段,从而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咨询 与帮助,这些都需要幼儿园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使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认真倾听、耐心答疑和讲清楚干预方案 的具体目标等等,从而使其用专业能力指导家庭开展个别训练 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重视教师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相关培训,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特教领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提升园所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
总之,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开展家园合作,需要我们了解特需幼儿家庭的整体特征和需求,并以尊重和信赖为基础,明确双方共同的目标和分工,在有效的沟通策略支撑下,使我们运用专业能力指导家庭开展个别训练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