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心得
钱亚菊
语言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模仿是学习语言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孩子语言发展与年龄、发声器官、生活经验、心理年龄都有密切的关系。幼儿心理学将儿童语言发展分为语言发育期和语言完备期。针对文章中的案例,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语言是一门听觉艺术,孩子要想学会说话,必须先学会倾听,听多了、模仿多了自然就能说出来。语言环境特别重要,把孩子留在课堂上就是要让他多倾听教师与孩子交流,听多了孩子就能理解一些,时间一长孩子语言自然就有进步。
其次,教师的上课语言一定要生动,要用表演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表演是唯一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像演舞台剧一样地交流并用语言辅助表演才能更吸引孩子,让孩子跟教师互动起来,孩子才能通过表演理解语言所表述的含义。这种夸张的上课方式会让孩子对教师的语言记忆深刻,幼儿也在这个过程积累了词汇。所以幼儿教师要尽量用表演结合语言的方式与特殊幼儿交流,这样孩子会愿意与教师互动,起初也许只是动作、表情的交流,但这就是语言交流的前奏了。
再次,要将语言能力相当的孩子编在同一张桌子上,这样利于他们相互交流。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语言能力好的孩子一般不愿意跟语言能力差的孩子一起玩耍,因为他们的语言水平相差甚远。语言能力好的孩子说话,语言能力差的孩子根本听不懂,就算偶尔听懂了一句,语言能力差的孩子又不回应,因此,双方交流困难。而两个语言水平相当的孩子,交流起来就好多了,他们会相互模仿,虽然只是简单的词汇,但是他们有动作和表情辅助交流,慢慢地就能提高语言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