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特殊需求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案例研究>>中期材料>>会议记录>>文章内容
课题组会议记录(2022.9)
发布时间:2023-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2022.9.6

主持人

高小芬

 

紫云会议室

记录人

陶露

主要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施主任,林园长,课题组的各位成员们,大家上午好!我们成立了特需儿童个案学习案例研究课题小组,专项研究学习特需儿童的游戏干预方法。前期我们分享了各园特需儿童的不同情况,小组成员老师们也更详细地了解了特需儿童的发展情况。今天就由我们的颜老师给我们带来她的个案分享。

一、《普通幼儿园中语言障碍幼儿之教育干预个案分析》分享

(一)个案观察

(二)调查与分析

1. 家庭环境复杂

2. 父母缺乏重视

3. 语言干预较少

(三)干预策略

1.建立亲密师幼关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 在游戏中进行语言训练

3. 鼓励和小伙伴互动,帮助明明在交往中融入集体

4.从小事着眼,帮助明明建立自信

5.善用家长资源,寻求专业帮助

(四)教育效果

(五)反思及收获

二、互动讨论

钱亚菊:颜老师在《普通幼儿园中语言障碍幼儿之教育干预个案分析》一文中提到,在游戏过程中随时注意给予幼儿鼓励,注重和幼儿进行语言方向的特殊练习,时刻和幼儿说话,鼓励幼儿模仿教师的口型,如模仿发声、张大嘴巴、伸缩舌头、弹舌、闭上嘴巴、咬舌、舔舌等,慢慢加强幼儿对齿、唇、舌、口的灵活性练习。

陈涛:我们在分享中发现幼儿学会听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动作的意义,如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拉拉手表示喜欢等。其实在上述指令有明显效果后就可以让幼儿进行下一步的训练了,如当幼儿的“说话”和“发音”有进步时,我们就可以引导说一些日常生活的简单用语,如“谢谢”“教师好”“早上好”等。

陶露:我还看到老师还借助幼儿喜欢的食物和玩具让他学习了一些词汇,如糖、梨、车等。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个细节,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用眼睛看着教师,鼓励他模仿教师的口型发音。老师还会借助一些实物和图片,教幼儿说“毛巾”“书包”“衣服”等词语。

李雯:这些经验之后,老师要再想办法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想法和需求,引导他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用“示范—模仿”反复引导的教导方式,让幼儿学习较为固定的内容,慢慢在交流和互动中引幼儿开口说话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在比较自然而不刻意的互动情境中进行交流和沟通。

马婷:经过此次分享,我深刻感悟到:“幼儿是天生的教师”,孩子时常会给成人“教学相长”的机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接触的不仅只是普通幼儿,也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有缺陷的幼儿。当我们面对这些幼儿时,不能不管不问,要积极寻求外界帮助,也要不断学习和借助专业知识,帮助这些幼儿尽可能多地获得成长的机会。

潘雨娇:其实很多类似明明这样的案例表明,他们语言迟缓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先天因素或疾病,有可能是后天环境影响或缺乏家长配合,我们老师应该积极发现问题,了解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并作出调整。

高小芬:通过这次分享大家感悟良多,蒙台梭利曾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有一双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白教师这个职业是为了引领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慢慢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感情变化,更好地为理解孩子而服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用心就会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