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一)一般信息 | ||||||||||||
姓名 | 小宇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18.2 | 班级 | 中一班 | 民族 | 汉 | |||
联系地址 | 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丽华村委王家村63号 | 联系电话 | 13861180788 | |||||||||
残疾证 | £ 无 ◯ 有 | 障碍类别 | 全面性发育 迟缓 | 障碍等级 | ||||||||
鉴定日期 | 2022.4.15 | 鉴定机构 | 常州市儿童医院 | 其他 | ||||||||
(二)家庭信息 | ||||||||||||
家庭成员 | 称谓 | 姓名 | 年龄 | 学历 | 职业 | |||||||
父亲 | 费鸿钧 | 42 | 本科 | 公司职员 | ||||||||
母亲 | 沈 霞 | 40 | 本科 | 公司职员 | ||||||||
家庭成员状况 | 其他成员是否有特殊需求:þ 无 ¨ 有 | |||||||||||
家庭疾病史 | þ 无 ¨ 有 | |||||||||||
家人关系 | ¨ 亲密 þ 和谐 ¨ 一般 ¨ 不和谐 ¨ 冷漠 | |||||||||||
主要照顾者 | þ 祖父 þ 祖母 þ 父亲 þ 母亲 ¨ 其他 | |||||||||||
主要照顾者 管教方式 | ¨ 民主 ¨ 权威 þ 放任 ¨ 溺爱 ¨ 其它 | |||||||||||
家人主要休闲活动 | þ看电视 ¨听音乐 þ喝茶聊天 ¨看书 ¨逛街 ¨棋牌 ¨户外活动 þ其它 | |||||||||||
居住环境 | þ 住宅楼 ¨ 商业区 ¨ 工业区 ¨ 农村 ¨ 其它 | |||||||||||
生活作息 | 放学后到睡觉前,时间的安排: ¨亲子陪伴 小时 ¨帮忙做家务 小时 þ休闲 小时 ¨其他 小时 | |||||||||||
假日时间安排: ¨亲子陪伴 小时 ¨帮忙做家务 小时 þ休闲 小时 ¨其他 小时 | ||||||||||||
睡眠状况 | ¨ 午睡,一般 开始,持续 (¨单独睡,¨和 一起睡) þ 晚上睡觉,一般 11 开始, 持续 (¨单独睡,¨和 一起睡) ¨ 嗜睡 ¨失眠,时间长达 ,其他说明: | |||||||||||
饮食习惯 | ¨ 无异常 þ 挑食,偏爱 ¨ 有食物限制 | |||||||||||
如厕情况 | þ 大小便不正常 ¨ 大便正常,一般每天 次,在 时间(¨马桶 ¨痰盂 ¨蹲式便槽 ¨其他) 每天小便 次,(¨马桶 ¨痰盂 ¨蹲式便槽 ¨其他) ¨ 独自解决 þ 需协助(协助方式) ¨ 是否冲洗 | |||||||||||
喜欢的增强物 | ¨贴纸 þ打球 ¨听音乐 ¨看电视 ¨自由活动 ¨食物 þ其他 | |||||||||||
家庭需求 | ¨ 了解孩子的能力 ¨ 家庭成员心理疏导 ¨ 教养方式 ¨ 家人相处 ¨ 家庭训练辅导 þ 特殊教育相关信息 ¨ 经济 ¨ 其它 | |||||||||||
(三)发展史 | ||||||||||||
妊娠时状况 | þ 正常 ¨ 异常 | |||||||||||
出生时状况 | þ 正常 ¨ 异常 | |||||||||||
出生方式:剖 腹 体重: 3.2kg 健康状况:þ 良好 ¨ 不良 | ||||||||||||
重大疾病或意外 | þ 无 ¨ 有 | |||||||||||
视力 | þ 正常 ¨ 未矫正(未戴上辅具矫正) ¨矫正后佩戴眼镜 | |||||||||||
听力 | þ正常 ¨ 未矫正(未戴上辅具矫正) ¨矫正后左耳 右耳 | |||||||||||
伴随症状 | ¨ 无 þ 癫痫 ¨ 心脏病 ¨ 气喘 ¨ 多动 ¨ 其他 | |||||||||||
医疗状况 | 定期看诊:¨ 无 þ 有 病因: 高热惊厥 医院:常州儿童医院 ¨ 定期追踪: 次/ 天,¨ 定期服药: 次/ 天 | |||||||||||
长期用药 | ¨ 无 þ 有, 药名: 德巴金(丙戊酸钠)每日剂量; 副作用:开始日期: 年 月 | |||||||||||
过敏 | þ 无 ¨ 食物 ¨ 药物 | |||||||||||
医嘱 | þ 无 ¨ 有 | |||||||||||
(四)教育史 | ||||||||||||
教育安置状况 | 小班起就读于丽华第三幼儿园 | |||||||||||
康复训练状况 | 2022年4月在常州儿童医院、肯纳教育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至今 | |||||||||||
问题行为 | 是否有问题行为:¨无 þ 有 具体行为表现为: 破坏物品,到处乱翻东西,情绪不受控制。 此行为开始于: 2周岁 |
二、发展状况
(一)评量结果摘要(可参照璟云平台) | |||||
工具名称 | 评量结果 | 测试人员及日期 | |||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 八个领域按发展的优劣顺序排列:自理能力(11/3/53)、认知(7/3/45)、粗大动作(15/11/46)、感知觉(20/18/17)、精细动作(9/3/54)、语言与沟通(19/11/49)、社会交往(10 /2/35)。情绪行为(A/M/S)。(注:每个领域分数为P/E/F,其中P项越多越佳。) | 巡回指导教师及融合组老师 2024.2 | |||
(二)发展现状描述 | |||||
领域 | 具体事项 | 情况描述(目前状况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 小结 | ||
健康状况 | □身体状况体格发育如何,是否服用药物 □其他 | 身体健康,身高体重均达标,因偶有癫痫发作,现每日服用德巴金(丙戊酸钠)抗癫痫药物。 | 正常 | ||
生活自理 | □饮食 □穿衣 □如厕 £个人卫生 □其他 | 会自己用手抓握东西并放进嘴里吃;会用杯、碗喝水,在老师帮助下能用勺子吃饭,但不会使用筷子,会穿脱裤子,但有时需要成人的帮助。 | 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挑食现象较严重。 | ||
感觉运动 | 感觉能力 | □视力 □听力 □触觉 □嗅觉 □其他 | 正常,喜欢闻一些新奇的味道,比如汽油、青草膏等。 | 正常 | |
运动能 力 | □定向与行走 £粗大运动 £精细运动 □其他 | 大肢体运动整体发展比较好,下肢运动如跑、走等能力有了明显进步,但仅相当于3岁左右儿童的水平,能在1米的距离抛接球;上肢力量还有待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差,手部小肌肉运动不足,手指力量不够。精细的动作能力相当于1岁左右的水平,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本体感和学习能力中度失调。 | 下肢运动进步明显,粗大动作优于精细动作,但手眼协调能力较弱、工具使用能力较弱。 | ||
认知能力 | □学习速度 □注意力 □记忆力 □理解能力 □组织力差 □学科差异 □学习习惯 □其他 | 简单推理、空间概念相当于2岁左右儿童的水平,对于时间概念、因果关系、数前概念比较薄弱,不会根据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如:水果、交通工具、动物等,对于上、下、里、外的空间概念不清晰,需要语言提示;颜色概念、形状概念、数前概念有粗浅和极少数的认知,不能分辨大小、多少、长短。。 | 学习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只专注自己的事情,总体认知能力比较差。 | ||
沟通能力 | □口语表达 □听话理解 □其他 | 能主动向表达自己的需要,如:要上厕所、饿了要吃饭,没有阅读与倾听故事的习惯。能听懂指令,但是无法根据指令进行活动,缺乏社会交往规则意识,不愿意与陌生人沟通。 | 语言表达能力差,只能进行简单的词语短句交流,有简单的理解能力。 | ||
社交能力 | □参与团体 活动(游戏、比赛) £遵守班级 (或团体)常规 □课外交往 □上课纪律 □与人相处 □其他 | 缺乏社交前基本能力,如评价自己,评价别人。社交礼仪方面,表示感谢、抱歉、称赞等深层次的交往不足。 不愿意呆在狭小空间(如教室),经常往操场跑。 | 社会交往能力差,基本不参与集体活动,在规则意识、合作游戏、课外交往等方面有很大的问题。 | ||
情绪行为 | □ 情绪表达 (是否适当合乎情境、是否有退缩胆小现象) □平时心情 □平时脾气 □平时行为举止 □平时待人处事 □其他 |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力较差、控制力较弱;高兴或不高兴时喜欢用尖叫来表示自己的情绪。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喜欢独自玩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用手指敲击石头。 | 没有攻击性行为,情绪控制较差,喜欢光脚坐在地板上,翻抽屉。 | ||
(三)发展优弱势 | |||||
优势 | 劣势 | ||||
感知觉:视觉注视和追视、听觉反应比较好。 粗大动作:上肢力量和协调能力较好,姿势、行走、推和接的能力发展较好,如:坐姿、行走、扶物上楼、推和接。 精细动作:摆弄物品、简单的操作能力、双手配合等能力较好。 语言沟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并能理解名称指令。 认知能力:能辨认指出自己、小动物的身体部位;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物品;在特定情境以及自己的动机需求下,会提出:“我要……”或“具体事物或活动”等。 社会交往:社交中非口语能力较好,能认识和控制自己。 自理能力:能用汤匙独立进食,用杯子喝水,能表示如厕需要,并能自己拉下裤子,能脱衣服,睡眠规律安稳,能开关门。 情绪行为:具有依附情绪行为,对身体接触有反应,没有不服从不合作行为。 | 感知觉:在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方面还有所欠缺。 粗大动作:下肢动作和平衡感较差,爬、站立、倒退走、脚后跟行走、跳跃、抛、拍和击部分项目有待加强。 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不足,如折纸和使用剪刀剪的能力不足。 语言沟通: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较为欠缺;对“你”“我”“他”没有反应;没有倾听故事、复述故事的经验与习惯。 认知能力:分类、时间概念、颜色、形状、数概念、数前概念的认知、理解较弱。 社会交往:社交技巧、社交礼仪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自理能力:不能撕开包装,如厕后不能用厕纸清洁,不能穿衣服裤子和鞋袜,不能洗毛巾洗澡,不能收拾餐具。 情绪行为:不能很好地分辨成人的语气、理解成人的表情,无法做到主动安慰和帮助别人、分享别人的快乐,不能主动引发社交沟通。 |
三、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可以涵盖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 领域/科目 | 评量方式 | 评量结果 | 评量者/日期 |
1.能口齿清楚地说日常礼貌用词 1.1愿意倾听 1.2会在老师引导下说“你好、谢谢、请、再见……”等礼貌用词 | 社交 | ABDH |
P | 资源老师 班级老师 |
2. 扩大认知量,认识生活中常见事物,物品属性 2.1辨认常见事物(如四季、星期)并说出名称; 2.2认识、区辩常见颜色(粉紫澄等更多颜色)、常见形状(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并能找出对应的图形; 2.3认知自己的幼儿园、班级,以及家周围的有了设施。 | 认知 | AF | S | 资源老师 班级老师 |
3. 用独立用筷子进餐,穿脱简单的衣服 3.1正确使用筷子,并学习用筷子吃饭。 3.2解开自己身上衣服已经扣好的2粒以上的纽扣。 3.3能辨别外套正反面,抓住反面穿上外套,尝试拉拉链。 | 生活自理 | ADF |
C | 资源老师 班级老师 |
4.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描述事物特点。 4.1理解并能结合情境说出“老师早”“这个我可以拿吗?”这样的情景性需求表达。 4.2理解并结合实物说出“我向要……” | 语言与沟通 | ABFH |
P | 资源老师 班级老师 |
5. 提升精细动作水平,如:剪纸、折纸、握笔写画、串珠、夹豆等 5.1会叠起3——4块积木 5.2握笔在界内涂色 5.3手眼协调串珠 5.4手眼协调夹豆 | 精细动作 | ADEG |
S | 资源老师 班级老师 |
6. 提高粗大动作的能力水平 6.1定向往返跑 6.2会双手过肩抛球 6.3灵活爬行 6.4独立过平衡木 | 粗大动作 | ADF |
P | 资源老师 班级老师 |
方式:A 观察; B访谈; C纸笔测验 ;D 操作 E 作业;F课程评量; G 作品 H 口述 ;I 其他 结果:P 通过; C继续 ;E加深;S简化;D放弃 |
四、一日活动安排
时间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上午 | 8:00—9:40 | 早点、户外活动 ○沟通交往、粗大动作 | |||||
9:40—10:15 | 科学活动 ○认知 | 数学活动 ○认知 | 区域游戏 ★精细 | 音乐活动 ○语言 | 语言活动 ○语言 | ||
10:15—11:05 | 区域活动 ★感统 | ||||||
11:05—12:10 | 午餐 ○自理能力 | ||||||
下午 | 12:00—16:00 | 餐后家长接回家,参加园外个训 | |||||
备注 | ★个别化拓展活动 ○嵌入式活动 | ||||||
课程设计 | |||||||
课程类型 | 调整策略 | 调整理由 | |||||
嵌入式活动 | 变通/简化 | 活动调整可以通过座位调整、多感官学习(如视觉、动作及声音的提示)、示范教学以及兴趣物的诱导和同伴的支持及时调整活动目标达成度。 | |||||
个别化拓展活动 | 扩展 | 增强视觉提示(如任务提示卡)、感统训练、环境及素材的调整与支持 | |||||
其他 |
五、支持服务
服务内容 | 服务内容描述 | 负责人 |
嵌入式教学 | 利用每天的生活、游戏、运动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课程练习。 | 班级教师 |
能力拓展课程 | 周一到周五,利用户外活动时间专门抽离出半小时进行运动能力、肢体大动作的辅导。 | 班级教师 资源教师 |
学习方式调整 | 多营造说话的机会和氛围,鼓励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流,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创设使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 班级教师 家长 |
人力资源 | 通过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协助学习。 | 资源教师 巡回指导教师 |
社会专业支持 | 社区医生、资源中心教师 |